點擊數:123752023-10-19 15:26:04 來源: 南京職稱評定|江蘇省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建筑企業(yè)資質辦理-南京匠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售南京公共課及知識更新工程專題(高級研修班)全部答案,百分百南京繼續(xù)教育公共課系統(tǒng)題庫!
搜索微信號13914494294添加客服微信!
2023年智能電網專題講座
單選題
1、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中,()是核心目標。
A、經濟實惠
B、高效清潔
C、清潔低碳
D、高效低碳
2、2021年,非化石能源的發(fā)電量達到()度電。
A、1.9萬億
B、2.9萬億
C、3.9萬億
D、4.9萬億
3、2030年我國抽水蓄能的裝機規(guī)模將會達到()億千瓦以上。
A、2
B、1.7
C、1.5
D、1.2
4、()年后,電能將取代煤炭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主導地位。
A、2035
B、2050
C、2060
D、2075
5、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直流配電建筑示范工程已達()余項,關鍵設備和產品以逐步形成體系,整體處于規(guī)?;瘧玫那捌凇?
A、50
B、90
C、200
D、300
6、()是高效利用新能源分布式發(fā)電的有效形式。
A、EV充電
B、車網互動
C、光儲直柔
D、虛擬電廠
7、2020年,我國電力行業(yè)的碳排放總量達到了()億噸。
A、36.8
B、41
C、44.33
D、92.8
8、新能源規(guī)?;茪潢P鍵技術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提高()的穩(wěn)定運行效率。
A、源荷一體化系統(tǒng)
B、電氫耦合系統(tǒng)
C、電網系統(tǒng)
D、能源供需系統(tǒng)
9、哥本哈根提出在()年要實現碳中和。
A、2035
B、2025
C、2045
D、2055
10、1978年全球第一座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
A、江蘇金壇項目
B、德國Huntorf
C、美國McIntosh
D、德國ADELE項目
11、宇宙的普遍物質中大約()為氫。
A、65%
B、70%
C、75%
D、50%
12、從未來發(fā)展方向上面來看,()目標是綜合能源發(fā)展最為強勁的驅動力。
A、無碳
B、低碳
C、單碳
D、雙碳
13、根據電池所采用的電解質,氫燃料電池可以分為()大類。
A、七
B、八
C、九
D、十
14、()是電動汽車電能補給的重要補充,未來有望趨于標準化、共享化發(fā)展。
A、直流充電
B、交流充電
C、換電技術
D、無線充電
15、()是全球首個提出近零排放建設目標的城市。
A、倫敦
B、哥本哈根
C、北京
D、蘇州
16、光伏逆變器需要進行電壓控制與無功功率控制,以及電流控制。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
A、MPFT算法
B、MPBT算法
C、MPPT算法
D、MPQT算法
17、()是實現數字電網的基礎。
A、設備基礎
B、傳感器
C、數字技術
D、電力數據
18、雙極大地接線的兩端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不可以選擇哪種運行方式?()
A、地網臨時接地的運行方式
B、雙極大地運行方式
C、單極大地運行方式
D、單極金屬回線運行方式
19、電網規(guī)劃主要是從()角度出發(fā),基于負荷預測和電源規(guī)劃進行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等電網基礎設施規(guī)劃。
A、變電
B、運維
C、輸電
D、配電
20、()是國家試驗的示范項目,也是世界上首座非補燃式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建設。
A、江蘇金壇人工硐室的壓縮空氣儲能
B、張家口鹽穴的壓縮空氣儲能
C、貴州畢節(jié)鹽穴的壓縮空氣儲能
D、江蘇金壇鹽穴的壓縮空氣儲能
21、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guī)模()GW。
A、10
B、13.1
C、59.8
D、46.1
22、江蘇省虛擬電廠的交易模式是()。
A、邀約交易
B、市場交易
C、跨空間自主調度型交易
D、商業(yè)型虛擬電廠
23、目前我國柔性直流輸電的國家標準一共有多少項?()
A、14
B、15
C、16
D、17
24、智能自愈電網的概念最早發(fā)源于()電力基礎設施戰(zhàn)略的防護系統(tǒng)。
A、俄羅斯
B、日本
C、英國
D、美國
25、()打造了全國首個碳中和能源供應系統(tǒng)。
A、安徽六安
B、大陳島
C、格力園區(qū)
D、寧夏寶豐
26、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年抽水電量是()億度電。
A、77
B、87
C、97
D、107
27、我國長龍山的抽水蓄能電站機組額定轉速已經達到了每分鐘()轉,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A、500
B、600
C、700
D、800
28、國家提出()年達到碳中和。
A、2030
B、2040
C、2050
D、2060
29、江蘇金壇鹽穴的壓縮空氣儲能的建設重點解決了本領域的()大關鍵技術。
A、6
B、3
C、4
D、5
30、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風電累計的裝機規(guī)模達到()。
A、3.28億千瓦
B、3.88億千瓦
C、4.28億千瓦
D、4.88億千瓦
31、中國已投運或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約為40個,捕集能力()。
A、600萬噸/年
B、500萬噸/年
C、400萬噸/年
D、300萬噸/年
32、電解水制氫是最有潛力的()供應方式。
A、灰氫
B、綠氫
C、藍氫
D、紫氫
33、全球首個燃煤電廠百萬噸級CO2捕集與封存工程是()。
A、加拿大邊界大壩
B、美國佩特拉諾瓦
C、Climeworks
D、伊利諾斯乙醇廠
34、車網互動發(fā)展包括()個階段。
A、五
B、四
C、三
D、二
35、()是并網發(fā)電系統(tǒng)進行電能變換的核心,通常采用全橋逆變電路。
A、控制器
B、并網逆變器
C、光伏組件
D、電網
36、微電網的清潔主要是指天然氣多聯供系統(tǒng)綜合利用率一般在()以上。
A、40%
B、50%
C、60%
D、70%
37、2021年6月,天津北辰大張莊鎮(zhèn)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的綜合能效達到了()。
A、24%
B、52%
C、64%
D、70%
38、()的業(yè)務主要是電網企業(yè)的核心業(yè)務,是電網公司一切收入的來源。
A、規(guī)劃建設
B、電網營銷
C、運維檢修
D、調度運行
39、高度電氣化就是()逐步占據終端用能的核心地位。
A、熱能
B、電能
C、太陽能
D、風能
40、國際能源署(IEA)發(fā)布2020年鋼鐵行業(yè)技術路線圖,預計到2050年,鋼鐵行業(yè)通過采取工藝改進、效率提升、能源和原料替代等常規(guī)減排方案后,仍將剩余約()碳排放量。
A、14%
B、24%
C、34%
D、44%
41、張北柔直的直流電網示范工程的系統(tǒng)配置是()。
A、有金屬回線的混合型拓撲結
B、有金屬回線的網形拓撲結
C、有金屬回線的環(huán)形拓撲結構
D、有金屬回線的雙極拓撲結構
42、()就是在全生命周期里始終貫穿數字化思維。
A、風電場組網
B、數字化風電場
C、風電場站優(yōu)化
D、海上風電
43、張北柔性直流工程可以提供綠色電能總量達到()億千瓦,相當于北京市年用電量的()。
A、141,1/10
B、151,1/10
C、151,1/5
D、141,1/5
44、微電網典型案例中Mad River Park項目來自()。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中國
45、“()”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儲能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
A、十五五
B、十二五
C、十三五
D、十四五
46、拜登的清潔能源革命和環(huán)境計劃提出在()年之前實現全美國經濟范圍內的凈零排放。
A、2035
B、2050
C、2060
D、2075
47、未來光伏的主要方式是()。
A、分布式生物質發(fā)電
B、分散式風機
C、分布式光伏
D、太陽能
48、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中,()是的核心目標。
A、減少排放
B、提高效率
C、清潔低碳
D、結構優(yōu)化
49、2015年7月,國家能源局印發(fā)(),這是我國正式鼓勵微電網商業(yè)化應用的標志。
A、《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
B、《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
C、《推進并網型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
D、《關于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的通知》
50、對柔性直流輸電來說,比較重要、獨特的系統(tǒng)控制方法是()。
A、電流控制
B、無功控制
C、環(huán)流抑制控制
D、有功控制
51、黨的()報告強調:“要積極穩(wěn)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guī)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九大
D、二十大
52、《“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中指出,2025年掌握()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研制技術。
A、15兆瓦
B、20兆瓦
C、25兆瓦
D、30兆瓦
53、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首要任務是實現()。
A、用戶側用電環(huán)保意識提升
B、發(fā)電設備的升級換代
C、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
D、電網結構優(yōu)化
54、數字電網以()為關鍵的生產要素。
A、數據
B、資金
C、人力
D、土地
55、張北柔直工程實現了世界上首個直流電網的穩(wěn)定運行,創(chuàng)造了()項的世界第一。
A、11
B、12
C、13
D、14
56、()是解決目前配電承載能力的可行解決方案。
A、EV虛擬電廠技術
B、V2G技術
C、無序充電技術
D、有序充電技術
57、2021年5月,國際能源署發(fā)布了()度排放要求下能源系統(tǒng)轉型的路線圖。
A、1
B、1.5
C、2
D、2.5
58、從技術發(fā)展方向上面來看,壓縮空氣儲能不會向著()的方向去發(fā)展。
A、大規(guī)模
B、輕量化
C、高效率
D、系統(tǒng)化
59、柔性直流輸電設備的核心裝備是()。
A、直流電抗器和直流電纜
B、直流電抗器和交流電纜
C、電力電子換流器和直流電纜
D、電力電子換流器和交流電纜
60、()是電力傳感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A、管廊在線監(jiān)測
B、線路在線監(jiān)測
C、智能分析
D、主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
61、()是一種跨空間的、廣域的源網荷儲的集成商。
A、車網互動
B、EV充電
C、光儲直柔
D、虛擬電廠
62、智能電網運行對壓縮空氣儲能性能要求的關鍵參數有()個。
A、6
B、3
C、4
D、5
63、我國是世界第一產氫大國,氫氣產能約為()萬噸。
A、5000
B、1100
C、2200
D、3300
64、()的柔性控制中,直流母線的電壓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實現直流配電系統(tǒng)供需平衡。
A、系統(tǒng)級建筑
B、配電網層級
C、負荷
D、需求側
65、()是世界上開發(fā)和部署氫燃料電池微型熱電聯產的領先國家,已經部署了30萬套家用熱電聯產Energy-Farm裝置。
A、日本
B、中國
C、美國
D、法國
66、根據本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半橋子模塊的損耗小、成本高
B、半橋子模塊的損耗小、成本低
C、全橋模塊不具備直流側故障自清除功能
D、全橋模塊的啟動慢
6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柔性直流輸電未來場景之一的一項是()。
A、更大容量的海上風電柔性直流送出
B、多電壓等級直流電網
C、單一端柔性直流輸電
D、千萬千瓦級大規(guī)模新能源發(fā)電基地柔性直流送出
68、在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的方向上面,德國公司主要是采用高溫大于()度的技術路線,進行了90MW、360MW時的工程設計。
A、200
B、300
C、400
D、500
69、氫儲能系統(tǒng)的成本大約是在每千瓦()左右,遠遠高于其他的儲能方式。
A、一萬一千元
B、一萬二千元
C、一萬三千元
D、一萬四千元
70、()技術全方位覆蓋項目信息、專業(yè)信息、系統(tǒng)信息和設備信息,為變電站建設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各階段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撐,使變電站建設工程管理達到數字化、可視化、網絡化的高度。
A、建筑信息模型
B、大數據
C、人工智能
D、云計算
71、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印發(fā)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建設集光伏發(fā)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
A、虛擬電廠
B、車網互動
C、“光儲直柔”建筑
D、EV充電
72、在城市居民社區(qū)通過()的使用,可以同時實現居民生活中的供電、供暖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加氫。
A、虛擬電廠
B、交直流微電網
C、高網型微電網
D、氫燃料電池
73、抽水蓄能的項目建設周期一般是()年。
A、3-5
B、16-20
C、6-8
D、10-15
74、數字電網建設的基礎是()。
A、數字化技術
B、物理電網
C、云計算
D、大數據
75、2021年,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突破千萬千瓦,達2639萬千瓦,躍居世界()。
A、第四
B、第三
C、第二
D、第一
76、()年7月,國務院提出“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
A、2020
B、2017
C、2015
D、2013
77、在“十三五”期間部署熱電聯產機組要改造(),純凝機組改造8600萬千瓦,主要用于增加“三北”地區(qū)的調峰能力。
A、1.13億千瓦
B、1.23億千瓦
C、1.33億千瓦
D、1.43億千瓦
78、()階段,BIM技術提供了可視化、模擬性、優(yōu)化性、可出圖性等手段,易于早期發(fā)現并改正問題,對多種方案進行分析和對比,從而形成最優(yōu)方案。
A、安全生產管控
B、規(guī)劃設計
C、施工
D、變電站后期運營
79、南澳多端柔直工程是柔性直流輸電的典型工程,它的用途是()。
A、用于新能源送出
B、用于電網互聯
C、用于遠距離架空線輸電
D、用于遠距離調水
80、()年1月啟動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yōu)化示范工程建設工作。
A、2020
B、2017
C、2015
D、2013
81、()或將兩極分化:公共領域-大功率充電,私人領域-直流小功率慢充。
A、交流充電
B、直流充電
C、無線充電
D、換電技術
82、()被公認是當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yōu)、最具大規(guī)模開發(fā)條件的綠色低碳、清潔靈活的調節(jié)電源。
A、電化學儲能
B、儲氫儲能
C、抽水蓄能
D、機械能儲能
83、氫儲能可以突破新能源電力占比的限制,促進更高比例新能源的發(fā)展,快速支撐新型電力系統(tǒng)內新能源裝機以及發(fā)電占比超過()。
A、50%
B、60%
C、70%
D、80%
84、近十幾年來,國外陸續(xù)建成()多個風電耦合制氫的示范項目。
A、10
B、30
C、40
D、20
85、()是承載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最佳形態(tài)。
A、數字技術
B、數字電網
C、電碳融合
D、物聯網
86、國家提出()年達到碳達峰。
A、2030
B、2040
C、2050
D、2060
87、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系統(tǒng)的設計主要方法是()。
A、絕緣配合計算
B、電力系統(tǒng)仿真計算
C、電網特性計算
D、電網演化路徑計算
88、從全球碳排放的來源來看,電力行業(yè)占到了()%。
A、34
B、42
C、39
D、56
89、在電力系統(tǒng)中,()是一個基本層,利用它可對電網設備進行實時監(jiān)測,滿足電網故障檢測對時間同步、安全性和大規(guī)模覆蓋的需求,以及變電站遠程視頻監(jiān)控對高帶寬的需求。
A、大數據
B、北斗導航
C、5G技術
D、云計算
90、物理儲氫有()種技術路線。
A、1
B、2
C、3
D、4
多選題
1、抽水蓄能在智能電網中的作用有()。
A、調峰填谷
B、調頻和快速跟蹤負荷
C、調相
D、緊急事故備用
E、作系統(tǒng)特殊負荷
2、電力大數據發(fā)展趨勢有()。
A、數據價值顯性增強
B、數據處理技術綜合化
C、數據量增長巨量化
D、數據傳輸速度快速化
E、數據采集類型多樣化
3、新能源出現的問題有()。
A、無慣量
B、弱調度
C、間歇性
D、波動性
E、隨機性
4、根據本講,下列關于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發(fā)展現狀,說法正確的有()。
A、1999年第一個商業(yè)化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在中國建設投用
B、1999年第一個商業(yè)化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在瑞典建設投用
C、2000年,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用容量首次突破了100兆瓦
D、2010年,首次應用到MMC技術
E、2011年,中國開始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技術研究
5、可用于壓縮空氣儲能的壓縮機主要有()。
A、并聯式
B、串聯式
C、往復式
D、離心式
E、軸流式
6、虛擬電廠的時代發(fā)展包括哪幾個階段?()
A、能效電廠
B、分布式電源
C、能源互聯網
D、工業(yè)互聯網
E、區(qū)塊鏈聚合
7、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建設進程分為()。
A、加速轉型期
B、總體形成期
C、鞏固完善期
D、成熟穩(wěn)定期
E、領先探索期
8、電網側智能電網逐步向()的方向轉型。
A、系統(tǒng)化
B、協(xié)同化
C、智能化
D、柔性化
E、數字化
9、直流電網的核心設備有哪些?()
A、環(huán)型拓撲
B、直流潮流控制閥
C、交流斷路器
D、柔性直流換流閥
E、直流斷路器
10、綜合能源系統(tǒng)是指一定區(qū)域內利用先進的物理信息技術和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整合區(qū)域內煤炭、石油、天然氣、電能、熱能等多種能源,實現多種異質能源子系統(tǒng)之間的()。
A、協(xié)調規(guī)劃
B、優(yōu)化運行
C、協(xié)同管理
D、交互響應
E、互補互濟
11、電力人工智能的技術架構分為()。
A、基礎層
B、平臺層
C、網絡層
D、技術層
E、應用層
12、微電網分為()。
A、并網型微電網
B、交互型微電網
C、獨立型微電網
D、串聯型微電網
E、以上均是
13、充電技術包括哪兩類?()
A、傳導充電
B、無線充電
C、換電技術
D、電磁感應
E、磁共振
14、建筑直流配電的電壓等級包括()。
A、DC780V
B、DC755V
C、DC750V
D、DC375V
E、DC48V
15、在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的過程中,可利用數字信息技術提升能源系統(tǒng)運行控制、市場交易等環(huán)節(jié)的智能化水平。其中重點關注的技術包括()等。
A、基于云計算的智慧能源削峰技術
B、基于物聯網的智慧能源管控技術
C、能源區(qū)塊鏈技術
D、用戶能源大數據技術
E、用戶能源微數據技術
16、根據本講,柔性直流輸電的關鍵技術包含哪些方面?()
A、系統(tǒng)設計
B、核心設備
C、控制保護策略
D、生產試驗標準
E、輔助設施
17、氫能在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面臨哪些挑戰(zhàn)?()
A、氫儲能發(fā)展較慢
B、氫儲能系統(tǒng)效率相對較低
C、氫儲能系統(tǒng)的成本比較高
D、電氫耦合政策體系仍不完善
E、電氫耦合標準體系仍不健全
18、能源商品包括()。
A、電
B、水
C、熱
D、冷
E、氣
19、抽水蓄能按機組構成形式分為()。
A、分置式
B、串聯式三機式
C、可逆式兩機式
D、混合抽水蓄能電站
E、純抽水蓄能電站
20、風力發(fā)電和光伏發(fā)電的出力存在著()等特點。
A、隨機性
B、波動性
C、穩(wěn)定性
D、間歇性
E、持續(xù)性
21、國內火電靈活性改造的核心目標是充分響應電力系統(tǒng)的波動性變化,實現()等目標。
A、降低最小出力
B、快速啟停
C、快速升降負荷
D、快速爬坡
E、熱電解耦
22、耦合負壓型的混合式的直流道斷路器具有哪些關鍵技術和特征?()
A、低損耗高可靠的整體技術方案
B、高速開斷的主通流支路
C、高可控的故障換流方案
D、高可靠的電力電子開關
E、不可控的故障換流方案
23、微電網的控制模式包括()。
A、主從控制模式
B、附屬控制模式
C、對等控制模式
D、分層控制模式
E、以上均是
24、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三步走”的發(fā)展路徑劃分為()。
A、加速轉型期
B、總體形成期
C、鞏固完善期
D、鞏固基礎期
E、加速發(fā)展期
25、從資源分析來看,儲氣方式有()。
A、鹽穴儲氣
B、煤礦巷道儲氣
C、人工硐室儲氣
D、油氣藏/含水層儲氣
E、管線鋼儲氣
26、負荷的柔性控制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A、可中斷負荷
B、可遷移負荷
C、可比例調節(jié)負荷
D、不可中斷負荷
E、不可遷移負荷
27、IEC 62501中規(guī)定了柔性直流換流閥的常規(guī)型式試驗項目,包括了()。
A、運行試驗
B、短路電流試驗
C、IGBT過電流關斷試驗
D、電磁兼容測試試驗
E、絕緣試驗
28、雙碳目標下CCUS的定位和作用愈加凸顯。主要體現在()。
A、目前實現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技術選擇
B、CCUS是碳中和目標下保持電力系統(tǒng)靈活性的主要技術手段
C、CCUS是鋼鐵水泥等難以減排行業(yè)低碳轉型的可行技術選擇
D、CCUS與新能源耦合的負排放技術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保障
E、CCUS與化石能源耦合的負排放技術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保障
29、按照儲能介質,儲能分為()。
A、機械能儲能
B、儲熱
C、電化學儲能
D、電磁儲能
E、儲氫
30、基于能源大數據平臺,在碳地圖上一目了然地宏觀掌握()指標。
A、碳排放總量
B、碳排放強度
C、能源消費總量
D、能耗強度
E、碳排放等級
31、抽水蓄能按建設類型分為()。
A、分置式
B、串聯式三機式
C、可逆式兩機式
D、混合抽水蓄能電站
E、純抽水蓄能電站
32、一個綜合能源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與設計平臺,可以貫穿于整個綜合能源系統(tǒng)項目的()。
A、規(guī)劃
B、設計
C、投資
D、建設
E、運行
33、車網融合智能引導有序充電策略主要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
A、充電引導
B、日前調度
C、日內調度
D、需求響應
E、用戶削峰填谷
34、電網業(yè)務平臺技術應具備哪些能力?()
A、強大的數據管理能力
B、超強的計算能力
C、以數據驅動業(yè)務的能力
D、數據傳輸和分析能力
E、邊緣群智分析能力
35、構建合理電源體系的主體能源應具備()等特征。
A、清潔低碳
B、智能靈活
C、靈活隨機
D、友好并網
E、高效環(huán)保
36、目前國內的質子交換膜的技術較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主要體現在()等各個方面。
A、技術成熟度
B、邊際性
C、裝置規(guī)模
D、使用壽命
E、經濟性
37、LCC型高壓直流輸電以及柔性直流輸電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A、電力電子器械不同
B、換流原理不同
C、輸出電壓頻率不同
D、輸出電壓相位不同
E、輸出電壓幅值不同
38、()將是雙碳目標下智能電網的新型用電技術的典型代表。
A、建筑領域的光儲直柔
B、交通領域的電動汽車車網互動
C、用戶側的虛擬電廠
D、交通領域的光儲直柔
E、供給側的虛擬電廠
39、氫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tǒng)負荷側的應用價值有哪些()?
A、跟蹤計劃出力曲線
B、參與電力需求響應
C、實現電價差額套利
D、作為應急備用電源
E、緩解輸配線路阻塞
40、從資源稟賦上來看,我國呈現出()的態(tài)勢。
A、富油
B、富氣
C、貧氣
D、少油
E、富煤
41、氫儲能未來主要發(fā)展方向包括()。
A、加快建設更多氫儲能電站
B、開發(fā)更加輕質化、更高儲氫密度的新型儲罐
C、進一步開發(fā)液態(tài)儲氫和基于材料的儲氫等技術,提高儲氫效率
D、繼續(xù)尋找高儲氫密度、高放氫效率、高氫氣濃度的儲氫方法
E、提高加氫站安全性管理經驗
42、壓縮空氣儲能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包括()。
A、壓縮環(huán)節(jié)
B、膨脹發(fā)電環(huán)節(jié)
C、換熱儲熱回熱環(huán)節(jié)
D、儲氣環(huán)節(jié)
E、反饋環(huán)節(jié)
43、化學儲氫的技術路線有哪些()?
A、固態(tài)存儲技術
B、高壓氣態(tài)儲存技術
C、地質儲氫技術
D、有機液態(tài)儲氫技術
E、液氨儲氫技術
44、現階段直流電網的技術挑戰(zhàn)有哪些?()
A、直流潮流控制的復雜性
B、控制保護的四性嚴苛要求
C、核心裝備研制進展
D、直流潮流控制的單一性
E、核心裝備研制經費不足
45、數字電網具有()等特性。
A、靈活性
B、開放性
C、交互性
D、經濟性
E、共享性
46、虛擬電廠的技術支撐體系包括哪些?()
A、智能計量技術
B、先進的電力網絡通信
C、超強的計算能力
D、協(xié)調控制技術
E、快速仿真和模擬
47、虛擬電廠的特征有哪些?()
A、集中控制
B、發(fā)電出力彈性
C、廣域消納性
D、源荷隨機性
E、環(huán)境友好性
48、在系統(tǒng)分層結構設計方面,主要包含哪些層級?()
A、設計控制層
B、調度控制層
C、運行人員控制層
D、換流站控制層
E、設備控制層
49、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取得了()方面的世界第一。
A、裝機容量
B、儲能能力
C、單體地下廠房規(guī)模
D、地下洞室群規(guī)模
E、發(fā)電量
50、火電機組靈活性技術體系主要包括()。
A、鍋爐系統(tǒng)靈活性技術
B、汽輪機系統(tǒng)靈活性技術
C、發(fā)電機系統(tǒng)靈活性技術
D、控制系統(tǒng)靈活性技術
E、環(huán)保系統(tǒng)靈活性技術
51、利用()關聯算法,構建消費側能源、工業(yè)、建筑、交通、農業(yè)、居民生活六大領域碳的排放計算模型,從而確定碳達峰所需控制的重點領域。
A、需-能
B、能-碳
C、能-電
D、電-碳
E、碳-測
52、溫室氣體主要包括()。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氧化亞氮
D、氫氟碳化物
E、六氟化硫
53、隨著風力發(fā)電和光伏發(fā)電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會引發(fā)的問題主要有()。
A、長時間尺度功率平衡電量消納問題
B、短時間尺度的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問題
C、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頻率穩(wěn)定問題
D、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振蕩問題
E、分布式新能源并網對配電網影響
54、國內綜合能源規(guī)劃平臺包括()。
A、IEMS
B、CloudEIP
C、CloudPSS
D、IES-Plan
E、PIES
55、水蓄能電站的技術發(fā)展方向有()。
A、礦井抽水蓄能
B、高寒地區(qū)抽水蓄能技術
C、海水抽蓄
D、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技術
E、混合式抽水蓄能技術
56、新型電力系統(tǒng)是()的新時代電力系統(tǒng),也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
A、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
B、以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
C、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為主線任務
D、以源網荷儲、多項協(xié)同、靈活互動為堅強支撐
E、以堅強、智能、柔性電網為樞紐平臺
57、光熱發(fā)電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有()。
A、光熱高溫集熱/儲熱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究
B、光熱功率預測
C、光熱運行特性
D、光熱發(fā)電相關標準
E、光熱發(fā)電的成本效益評估
58、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有()。
A、全網協(xié)同
B、安全高效
C、清潔低碳
D、柔性靈活
E、智慧融合
59、電力大數據分為()。
A、輸電數據
B、配電數據
C、結構化數據
D、半結構化數據
E、非結構化數據
60、智能電網中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有()。
A、電力圖像識別
B、電力語音識別
C、電力自然語言處理
D、電力知識圖譜
E、電力數據整合分析
61、捕集技術按照分離流程分為()等三個方向。
A、燃燒前捕集
B、富氧燃燒捕集a
C、低氧燃燒捕集
D、脫硝燃燒捕集
E、燃燒后捕集
62、車網互動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A、有序充電技術
B、V2G技術
C、光儲充換一體化電站
D、EV虛擬電廠技術
E、城市充換電服務公共平臺
63、光熱發(fā)電的關鍵技術主要有()。
A、光熱高溫集熱/儲熱關鍵技術和設備
B、光熱發(fā)電建模及運行特性
C、含光熱發(fā)電的電力系統(tǒng)優(yōu)化運行方法
D、光熱電站優(yōu)化配置
E、光熱發(fā)電綜合效益評估
64、新型電力系統(tǒng)實現依賴于()。
A、能源開發(fā)
B、科技創(chuàng)新
C、產業(yè)融合
D、體制突破
E、政策扶持
65、針對低負荷下鍋爐燃燒穩(wěn)定性的技術措施主要有()。
A、改變風煤比
B、增加空氣的殘留度
C、改變磨煤機的控制運行方式
D、減少閑置燃燒器的冷卻風量
E、改變燃燒器的結構
66、根據《分布式電源接入配電網技術規(guī)定》NB/T32015的相關規(guī)定,電能質量指標包括()。
A、諧波
B、電壓偏差
C、電壓不平衡度
D、電壓波動
E、閃變
67、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中電氫協(xié)同的應用場景可以分為()。
A、電阻側
B、電源側
C、電網側
D、用戶側
E、以上都是
68、高彈性電網的核心在于建立()的新一代的電力系統(tǒng)調度體系。
A、全網協(xié)同
B、數據驅動
C、主動防御
D、被動防御
E、智能決策
69、功率子模塊由()等組成。
A、電力電子器件
B、電容器
C、均壓電阻
D、旁路開關
E、水冷回路
70、微電網指由()等組成的小型供電網絡。
A、分布式發(fā)電
B、用電負荷
C、監(jiān)控
D、保護
E、自動化裝置
71、關于氫儲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可以作為電儲能的重要補充
B、靈活性較差
C、靈活性最好
D、自然地理環(huán)境限制多
E、自然地理環(huán)境限制少
72、光儲直柔建筑的特征有哪些?()
A、高電氣化率
B、高滲透率建筑光伏
C、超低排放近零能耗
D、樓宇智慧能源管理
E、設備即插即用
73、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有()。
A、長時間尺度功率平衡電量消納問題
B、短時間尺度的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問題
C、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頻率穩(wěn)定問題
D、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振蕩問題
E、分布式新能源并網對配電網影響
74、我國用電趨勢表現為()。
A、負荷持續(xù)增長
B、峰谷差持續(xù)拉大
C、電動汽車與電供暖新型負荷
D、峰谷差持續(xù)縮小
E、負荷持續(xù)降低
75、我國大規(guī)模新能源制氫的案例有哪些?()
A、福島氫能源研究基地
B、河北沽源風電制氫
C、NortH2項目
D、蘭州新區(qū)太陽能燃料生產示范項目
E、中國石化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風光融合綠氫示范項目
76、電力大數據的特征有()。
A、體量大
B、多樣
C、快速
D、價值
E、真實
77、微電網能量管理和經濟運行系統(tǒng)功能包括()。
A、發(fā)電預測
B、分布式電源管理
C、負荷管理
D、發(fā)用電計劃
E、統(tǒng)計分析與評估
78、新能源高比例的系統(tǒng)性風險主要體現在()。
A、供應安全
B、檢測安全
C、運行安全
D、信息安全
E、結構安全
79、領會黨的二十大在能源領域的核心精神的關鍵詞有()。
A、能源安全
B、先破后立
C、先立后破
D、結構優(yōu)化
E、減少依存度
80、換熱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的換熱器主要有()。
A、往復式
B、管殼式
C、板式
D、離心式
E、軸流式
81、換流閥是柔性直流的“心臟”,功率器件是核心,系統(tǒng)設計圍繞換流閥的()來展開。
A、美觀
B、耐受電壓強度
C、安全
D、成本
E、高效
82、氫氣作為一種工業(yè)原料,可以廣泛應用于()等領域。
A、石油
B、化工
C、冶金
D、電子
E、醫(yī)療
83、待碳捕集完成后還需進行CO2的分離,目前最先進且被廣泛采用的方法是()等。
A、化學吸收
B、燃燒降解
C、物理分離
D、脫硝吸收
E、膜分離法
84、直流電壓等級網絡按照拓撲結構、用途、換流站連接方式可分為哪些類型的拓撲?()
A、常規(guī)型拓撲
B、環(huán)型拓撲
C、網型拓撲
D、混合型拓撲
E、星型拓撲
85、城市充換電服務公共平臺的性能要求有哪些?()
A、充電業(yè)務云化部署
B、車樁一體化運營
C、支撐海量充電樁/車安全接入
D、數字化高效運營
E、大數據助力業(yè)務創(chuàng)新
86、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對提升電網調控能力有著迫切的需求。其核心在于要建立()的新一代調度體系。
A、預警反饋
B、全網協(xié)同
C、數據驅動
D、主動防御
E、智能決策
87、目前已有的主流綜合能源系統(tǒng)效益評價模型主要從()方面入手,進行評價指標建模。
A、社區(qū)服務
B、經濟效益
C、環(huán)境效益
D、能耗效益
E、社會效益
88、主體的工程建設主要包括()。
A、移民及安置規(guī)劃
B、永久工程
C、臨時工程
D、環(huán)境保護工程
E、發(fā)電設備吊裝調試
89、在新型電力系統(tǒng)建設的鞏固完善期,其核心功能定位為()。
A、用戶側低碳化轉型
B、全社會綠色轉型
C、智慧升級
D、電網數字化轉型
E、煤炭清潔低碳轉型
90、IEC 62501中規(guī)定了柔性直流換流閥的常規(guī)型式試驗項目,包括了()。
A、運行試驗
B、短路電流試驗
C、IGBT過電流關斷試驗
D、電磁兼容測試試驗
E、絕緣試驗
91、電網側電氫耦合的應用場景主要有()。
A、電網側氫儲能電站場景
B、農村新型電力系統(tǒng)
C、離網型微電網
D、加氫站、變電站兩站合一場景
E、氫儲能站、變電站與數據站三站合一場景
92、總的來看,微電網具有()的技術特征。
A、微型
B、自治
C、清潔
D、友好
E、節(jié)約
93、我國電力行業(yè)以()為新型電力系統(tǒng)構建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規(guī)劃和制定了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
A、2030年
B、2035年
C、2045年
D、2050年
E、2060年
94、氫儲能電站分為哪幾類()?
A、電解水制氫儲能電站
B、即產即用電站
C、備用電源
D、化工副產氫電站
E、海島電站
95、新型儲能技術有()。
A、水下壓縮空氣儲能
B、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
C、液態(tài)壓縮空氣儲能
D、等溫壓縮空氣儲能
E、絕熱壓縮空氣儲能
96、下列選項中,哪些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典型應用?()
A、南水北調工程
B、南澳多端柔直工程
C、魯西背靠背工程
D、昆柳龍直流工程
E、青澳直流工程
判斷題
1、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
2、在水下壓縮空氣儲能的工程建設方面,英國公司于2015年建設了660千瓦的實驗室系統(tǒng)。
3、環(huán)流抑制控制主要是指通過對橋臂調制波的輔助調節(jié)來抑制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相間環(huán)流的控制方法。
4、雙饋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控制方式可對有功進行控制,需要無功補償裝置。
5、微電網的電壓等級,一般都是在35千伏及以下,規(guī)模在20兆瓦以下。
6、系統(tǒng)級建筑柔性用能中,建筑與電網的關系從雙向供電轉換成了單向互動。
7、“十三五”火電改造目標未完成,核心原因是火電靈活性運行的收益機制不健全。
8、抽水蓄能機組具有發(fā)電、抽水、發(fā)電調相3種基本的運行工況。
9、數字電網需要融入數字中國發(fā)展。
10、在儲存容量、放電時間等性能指標上,氫儲能高于其他儲能方式,完全可以滿足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要求。
11、近年來,我國高壓直流電纜的設計、制造、試驗和運行技術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先后實現了±160千伏、±200千伏、±320千伏、±400千伏直流電纜的應用。
12、截至2021年底,我國各類電源的總裝機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42.8億千瓦。
13、德國已經部署了30萬套家用熱電聯產Energy-Farm裝置。
14、2019年8月9日,澳大利亞發(fā)生海上風電廠脫網導致大停電的事故。
15、物聯網不可以在沒有人際互動和人機互動的情況下進行數據傳輸和分析。
16、電力變壓器是電網最為重要的設備,也是變電站中的核心設備。
17、MMC的顯著優(yōu)點是直流側有多個集中的電容器。
18、脫硝裝置低負荷運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入口煙溫低。
19、我國首次攻克了大電流直流開斷這個世界性難題,突破了直流阻網的瓶頸。
20、柔性直流電網故障電流上升快、幅值大、無暫態(tài)過程表現,呈現線性;同時缺乏基頻分量,還有多重衰減分量以及豐富諧波分量。
21、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f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
22、電源側電氫耦合的應用場景分為消納場景、風光制氫儲氫電站耦合場景。
23、《“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guī)劃》明確指出“綜合智慧能源+能源數字化”是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主方向。
24、虛擬電廠是未來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5、2030年前,煤電的裝機和發(fā)電量將保持適度的降低的態(tài)勢。
26、我國能源資源以煤炭、水電、新能源為主,煤炭資源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區(qū);而需要大量能源的用戶主要集中在我國沿海、京津唐和西部地區(qū)。
27、截至2021年11月,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在運營的氫儲能設施已有9座。
28、山西虛擬電廠是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容量的“虛擬電廠”項目。
29、目前數字孿生已經形成了統(tǒng)一的定義。
30、在電源結構中,煤電作為電力安全保障的壓艙石,要繼續(xù)發(fā)揮主體電源的基礎保障作用。
31、新能源發(fā)電已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碳能源。
32、南麂微網綜合示范工程是一個可靠性要求高,分布式電源種類多樣的復雜離網型微網系統(tǒng),可對微網設計方法、控制保護策略、能量管理方法、優(yōu)化運行策略及評價指標體系綜合進行測試與驗證。
33、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所有冬奧會的場館實現了奧運歷史上首次全時段100%的綠電的供應。
34、Ulleberg等人在挪威Utsira島開展了世界上第一套離網型風電耦合制氫的工程示范。
35、目前,世界上超過95%的氫氣制取來源于化石燃料重整。
36、虛擬電廠是分布式資源通過互聯網聚合有序參與電網運行的一種方式。
37、電氣化促進了能源發(fā)展的清潔化、低碳化。
38、目前應用于工程的換熱器主要是在管殼式換熱器的基礎上改良的發(fā)卡式換熱器。
39、所謂的環(huán)流抑制控制是指通過適當的控制方法,改變脈沖列的周期或占空比,使電壓源換流器的輸出電壓逼近調制的調制方式。
40、新能源發(fā)展帶來的系統(tǒng)性風險正在加大。
41、從清潔低碳的角度來看,大規(guī)模的電氣化是我國多個領域實現降碳的有力抓手。
42、微電網是一個能夠基本實現內部電力電量平衡的大型供電網絡。
43、據國家能源局發(fā)布的《電力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我國規(guī)劃完成火電機組改造共計12億干瓦。
44、構建儲氫系統(tǒng)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在較高體積能量密度下存儲氫氣。
45、信息是成體系的、結構化的。
46、2021年4月30日,我國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明確抽水蓄能電站執(zhí)行兩部制價。
47、直流充電仍是我國主要補能技術,有序充電占比將逐步提高。
48、車網互動技術發(fā)展方向包括互聯網充電平臺、政策與市場機制、技術與標準。
49、在東夭村實施分布式光伏為基礎的光儲直柔系統(tǒng),每戶家庭都是一個獨立自治的直流微電網,一定數量的家庭形成一個低壓直流配電系統(tǒng)。
50、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控制主要考慮系統(tǒng)在受到擾動后能否正常運行。
51、北京制定出“十四五”期間重點領域的降碳措施,在能源領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要提高到14%。
52、2009年,美國工程熱物理所在國際上首個提出了超臨界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53、決策制定并不依賴于特定系統(tǒng)的運行經驗。
54、由于風速分布不同和相鄰風電機組間的蝴蝶效應等,導致同一時刻、同一陣風引起的不同地理分布的風力發(fā)電機組的風況不一致。
55、柔性直流輸電是基于電壓源型換流器的直流輸電技術。
56、區(qū)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qū)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57、我國化石能源將逐步轉變?yōu)檠b機主體和電量主體。
58、氫燃料電池發(fā)電的熱電轉化效率可以達到95%以上。
59、柔性直流輸電作為新一代的直流輸電技術,具有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獨立控制、響應速度快、擴展性強等突出優(yōu)點。
60、新能源快速發(fā)展,系統(tǒng)調節(jié)能力提升面臨諸多掣肘,新能源消納形勢依然嚴峻。
61、交流配電系統(tǒng)的電壓等級、安全保護、設計選型及相應的軟硬件產品是構建交流配電系統(tǒng)的重要基礎。
62、以風電和光伏為主的新能源不受天氣影響。
63、藍氫是指通過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氫氣,在生產過程中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64、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tǒng)、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
65、傳統(tǒng)的化石能源具備供應充足、安全可控、可調度、快速響應的優(yōu)點。
66、《“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guī)劃》明確指出綜合智慧能源+能源數字化是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主方向。
67、供應安全的科學問題主要體現在長時間尺度電量平衡與消納問題。
68、氫是元素周期表中位列第一的氣體。
69、現階段應該以推廣效率高、成本低的電制氫的狹義氫儲能方式為主。
70、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
71、2022年3月,南方能監(jiān)局印發(fā)了《南方區(qū)域電力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和《南方區(qū)域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
72、歐洲提出,微電網是面向小型負荷提供電能的小規(guī)模系統(tǒng),它與傳統(tǒng)的電力系統(tǒng)區(qū)別在于其電力的主要提供者是可控的微型電源。
73、碳達峰反映的是一種結果。
74、德國Hachinohe project項目中污水處理廠配有3個170kW燃氣輪機,50kW PV,接入200V電壓等級,發(fā)出電力通過5km的私營配線輸送到4個學校、水利局辦公樓和市政辦公樓。
75、從未來的電網格局來看,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中國的新能源將進入緩慢增長。
76、極端天氣氣象事件一般特點是發(fā)生概率大,社會影響小。
77、倫敦的目標是爭取到2025年實現近零排放或者零排放城市的目標。
78、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對能源電力發(fā)展作出了系統(tǒng)性闡述,首次提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
79、2023年2月,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f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fā)展實施方案》。
80、智能電網中的儲能應用總體方向,是以規(guī)模化發(fā)展來支撐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建設。
81、區(qū)域綜合能源系統(tǒng)規(guī)劃的主要目標對象是能源樞紐以及能源配網,從而完成二者的合理配置。
82、天津北辰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是區(qū)域級別的綜合能源系統(tǒng)。
83、電力系統(tǒng)運行安全的科學問題是短時間尺度的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問題。
84、根據風力發(fā)電機控制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恒速恒頻式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變速恒頻式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和變速變頻式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
85、從已經建設和在建的項目來看,100MW級別的壓縮空氣儲能的系統(tǒng)效率可以達到50%以上。
86、儲能的功率響應與能量平移特性性,將會加強新能源波動性、間隙性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
87、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額定參數主要包括額定功率、額定直流電流和額定直流電壓。
88、雙饋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最大的特點是轉子側能量可以雙向流動。
89、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wěn)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90、V2G技術是車網互動的一個關鍵技術。
91、隨著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滲透率的提高,發(fā)電間歇性和波動性對電網造成的影響愈加減弱。